English
恒生銀行
你有否經電話、電郵或短訊等電子通訊方式被要求提供敏感個人資料?
最近我們留意到有騙徒假扮執法機構或銀行等要求受害人提供敏感個人資料,包括身份證號碼、數碼銀行賬戶登入資料或一次性密碼等。
請注意,騙徒向你提供的超連結,可能會將你重新導向至非法網站或在你的電腦 / 手機設備中安裝惡意軟件,繼而盜取金錢或進行其他犯罪活動。
以下是騙徒常見招數:
個案1︰觸犯內地法例 需提供銀行戶口進行調查?
騙徒自稱為執法人員,致電受害人聲稱其觸犯了內地法例,要求受害人提供數碼銀行之登入資料以翻查其銀行賬戶內容,及在限時內不可登入賬戶,否則將其拘捕。當受害人聽從指示後,騙徒便可旋即將戶口內的金錢轉走。
個案2︰收到自稱銀行短訊 需即時點擊連結處理?
騙徒假冒銀行向受害人發送電話短訊(SMS),訛稱其數碼銀行戶口設定出現異常或有一筆預設付款指示等,誘騙受害人點擊短訊內之登入連結作出取消或更正。受害人點擊連結後被跳轉至偽冒銀行網站,被騙取銀行戶口名稱及密碼等資料。
個案3︰提供個人資料能獲取低息貸款或內幕貼士?
騙徒假冒銀行職員,訛稱能提供低息貸款或內幕貼士助你於股票市場賺錢。騙徒會向你傳送偽冒銀行之職員證、名片及或投資公告等,誘騙你提供個人資料、數碼銀行賬戶登入資料及股票買賣詳情等。
提防受騙,請參考以下提示以確保你的網絡安全:
小心查證及核實來電者的身份
如遇到有人自稱執法人員或銀行職員,以不同理由要求你提供個人或數碼銀行賬戶登入資料,即使他 / 她能說出你的個人資料,也可能是經公開或非法途徑獲得,不能輕信。如你有任何疑惑,請致電相關機構的客戶服務熱線核實方採取行動。
遠離不明的超連結
你應在瀏覽器直接輸入銀行網址以登入數碼銀行,或經官方應用程式商店下載銀行的流動應用程式進行交易。切勿透過短訊內的連結登入銀行網站或於公共網絡、不可信任的設備或網路上登入數碼銀行賬戶。
確保你的個人戶口資料安全和保密
切勿於被重新導向的可疑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上輸入你的個人或信用卡/銀行戶口等資料。切勿在任何流動裝置或個人物品上記錄你的用戶名稱和登入密碼或讓其他人使用你的登入資料。並請妥善地安裝/更新和執行防惡意/病毒軟件。
精明地設定你的密碼
設置嚴謹的密碼,並定期更改;不應使用他人容易取得的個人資料作為你的密碼,並建議於不同的賬戶使用不同的登入密碼。
如何保護你的個人數碼銀行賬戶?
除上述提示外,應定期登入你的數碼銀行賬戶以檢查銀行賬單。如果你懷疑你的密碼已洩露,請立即更改你的用戶名稱和登入密碼,並即時向銀行報告任何可疑交易。
恒生Digital Banking網絡安全知多D
如金管局所提及,恒生銀行絕不會通過電話短訊、電郵的超連結或即時通訊軟件等類似渠道,要求你登入個人e Banking,或向你索取身份證號碼、登入資料或一次性密碼等敏感個人資料。
瀏覽恒生銀行保安資訊中心網頁,了解更多預防詐騙建議。
這是電腦編印的電郵,無須簽署。請勿回覆此電郵。本電郵的中英文文本如有歧義,概以英文本為準。
如你的聯絡資料有所變更,請使用保安編碼器或流動保安編碼登入桌面版恒生個人e‑Banking更新你的聯絡資料或於 下載更改通訊資料表格,填妥表格後交回我們任何一間分行或郵寄到香港郵政信箱3013號恒生銀行有限公司。
閱覽網上重要通告:
保安提示: 恒生銀行採納高度安全標準及程序以防止客戶之資料未經授權而外洩。我們不會以電郵聯絡你,而要求你核實個人資料,例如使用者名稱、戶口號碼或密碼等資料。如你收到此等要求,可致電(852) 2822 0228聯絡我們。
©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2021。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香港德輔道中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