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积极参与各样的社会发展项目,致力改善我们社区的生活,协助建立一个健康、有良好教育和共融的社会,在未来带来新的客户、员工和商机,以支持我们的可持续增长。

我们认为应推广普及教育和社会发展,以及提倡健康生活。为缔造共融包容的社区,我们致力鼓励和协助基层社群,清除有碍社会共融的藩篱。

我们植根地区,这体现在我们与非政府机构建立的长期伙伴关系,并致力促进社会福祉和持久的进步。

















我们支持社区发展的主要方式是透过赞助和捐款。过去10年,恒生的慈善捐献及社区赞助总额达港币2.24亿元,包括于2012年拨捐及赞助港币2,150万元。

我们与香港公益金紧密合作25年,为其筹得善款合共超过港币6,000万元,惠及153个本地慈善社团。恒生自1997年起支持公益金便服日,并为员工所筹得善款作出配对,多年来在该活动捐出逾港币1,300万元。

为方便客户作慈善捐献,本行提供便捷安全的网上捐款渠道。于2012年,客户透过本行的网上捐款渠道向超过60个慈善团体捐出港币200万元。服务自2001年推出以来,收集到的捐款合共超过港币2,300万。

恒生的员工贯彻「用心服务」的精神,利用工余时间定期参与义工活动,帮助有需要人士,连系社群,建立共融社会。

于2012年,本行的员工及家属合共献出超过25,000小时服务社群,透过约130个义工活动,服务基层儿童、独居长者和推动环保教育。

恒生义工队 张勇恒 – 财资及私人银行运作部

「恒生义工队安排我们到湿地公园做导赏员,教导小朋友认识大自然,过程讲求沟通技巧,我的组织能力亦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有利日常工作。」
  罗雁玲 – 电话银行中心

「参与义工活动,不是你的付出,而是给予你学习及体验的机会。」

本行与再生会合作,举办「恒生银行.再生会十大再生勇士选举」,藉着10位「再生勇士」分享他们克服长期病患并活出丰盛人生的故事,宣扬积极的人生观。

恒生银行 — 再生会十大再生勇士选举
高永文医生 -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暨再生会名誉会长

「我对举办『恒生银行.再生会十大再生勇士选举』的理念非常认同,因为每位再生勇士与别不同的奋斗故事与坚毅精神,都令我体会生命价值与真义。」

青少年发展

投资今天,缔造美好将来,恒生以教育及青少年发展为企业责任活动的重点。本行透过支持150个教育项目及工作坊,积极接触青少年。

自1995年,我们透过奖学金计划拨出超过港币5,600万元,奖励逾1,700名成绩优异的本地及内地学生。2008年起,我们推出「恒生银行社区服务奖学金」,奖励于过去一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达100小时的杰出香港本科生。

我们积极支持各本地大学筹办社会服务项目,包括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中大 ─ 恒生I.CARE博群本地服务计划」。于2012年,此计划透过一系列互动交流项目,让200名学生及超过1,300名基层儿童受惠。

透过支持两年一度的「恒生银行之协助警方扑灭青少年罪行比赛」,本行与香港警务处携手合作培养青少年,助他们建立正确价值观,成为良好公民。于2012年,比赛共吸引超过260,000青少年参与,创历年新高。恒生自1994年起赞助此计划,2012年以「友爱. 齐灭罪」为主题,宣扬「抗毒」、「反盗窃」及「反欺凌」三大信息。

透过赞助香港青年协会和香港大学合办的「恒生银行 ─ 青年领袖教室」,让超过300名中学生有机会与商界及社会杰出领袖,就全球化议题直接交流。

我们持续支持「明报校园记者计划」,在过去16年惠及接近7,000名学生,让他们透过传媒工作坊、探访新闻机构等活动,认识传媒工作、提高独立思考与写作能力。

「东华.恒生读写无障碍计划」旨在促进公众关注特殊学习障碍学童及其家庭,计划为约600名学障学童提供不同学习方法,助他们发挥潜能。

明报校园记者计划
罗任君 - 香港培道中学(中六)

「『明报校园记者计划』活动包括实习采访、工作坊等,让我浅尝记者一职,当中最难忘是在明报当了5天实习记者。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和体会到当记者的难度,对记者更加尊重,也令我学会更多专业的新闻知识,从而培养个人对新闻的批判及多角度思考。」
恒生银行
青年领袖教室
潘镇球校长 - 香港青年协会李兆基书院

「感谢『恒生银行-青年领袖教室』为方便本校及其他偏远学校参与,特意安排专车接送,让更多学生能受惠于『教室』,避免学生因为地理位置遥远而失去宝贵的学习机会。」
页顶














全人艺术文化

我们深信增加青少年接触艺术的机会,有助他们发挥创意、建立正面价值观及激励他们关心社会。

尤其有特殊需要的年青人,更需要确立自信,才能发挥所长。

2012年,本行与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JCCAC)合作举办逾50次「恒生青少年艺术工作坊」,让500名基层及残疾儿童透过一系列艺术创作表达情绪及增加自信。

我们让接近 4,000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小学生,参与「《顶头锤》恒生银行学生专场」。这出由香港话剧团制作的音乐剧,取材自8名香港业余足球员与中国球员组成球队,出战1936年德国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奋斗经历。学生透过演后座谈会及教材,感受当年球员追寻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本行继续透过赞助香港艺术节学生票计划,为青少年提供欣赏各项艺术节目的机会。


页顶

激励运动潜能

恒生透过支持体育活动,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投入感和公平竞技的精神。

自1991年起,我们投放超过港币3,100万元推动本地乒乓球发展。我们与香港乒乓总会于2001年成立/font「恒生乒乓球学院」,至今举办约4,000项活动,包括训练课程、公开章别考试及比赛等,共吸引超过215,000人参加。活动让青少年享受乒乓球个中乐趣之余,更助他们提升球技。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我们将会继续为「恒生乒乓球学院」提供港币750万元资助。

香港精英运动员于比赛场上的出色表现,让大众感到自豪,亦是体坛新秀的典范。

恒生透过支持香港体育学院主办的「恒生优秀运动员奖励计划」,计划共颁发港币386万元奖励予参加伦敦2012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残奥会)表现出色的香港运动员,为计划成立以来颁发给奥运会和残奥会运动员之最高金额。自1996年起,计划已颁发超过港币3,000万元以表扬及奖励在大型及国际赛事中创出佳绩的香港运动员。

恒生优秀运动员奖励计划
李慧诗 -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场地单车凯林赛铜牌得主

「『恒生优秀运动员奖励计划』肯定了运动员的能力和付出,同时反映社会各界对体育发展的支持。」
 
余翠怡 - 2012年伦敦残奥会轮椅剑击两面金牌得主

「获『恒生优秀运动员奖励计划』的现金奖励,对我来说是一种肯定,多谢体院及恒生一直以来对我们的鼓励。计划可以发挥带头作用,鼓励商界支持本地运动员。」

页顶